⊙時 間:2023年10月11日(三)下午6:30
今天,透過社友Billy的介紹,節目主委P.P.Rain邀請到高雄市政府消防局 火災預防科-蔡宗翰股長,本身是位專業的消防人員,擔任過許多重大火災的救災總指揮官幕僚,因此他常被許多各大媒體專欄及電視節目邀請上節目探討火災事件,常受邀至政府機關、民間團體、大專院校及公司企業宣講防災觀念。也將此防災觀念出版個人著作《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》,致力於將防火防災觀念傳遞給大眾。
有99.9%的人從來沒想到自己會遇到火災,就算遇到火災,燒起來就滅火、滅不掉就逃跑,這是大多數人的觀念及第一反應。但如果遇到火災時,6秒內可以講完的事,為什麼要特別花60分鐘的時間來聽主講人的這場演說呢?
主講人帶大家回顧2015年6月27日發生的八仙樂園火災事件,這場事件當時造成499人傷亡,是全臺灣史上大型公共戶外集會活動中,傷亡最嚴重的一次。起火的主因源自工讀生將粉彩噴向舞台射燈,被燈泡所引燃。但傷亡嚴重的原因為何?因為工作人員及一旁的民眾以「錯誤的方式」滅火,造成火勢延燒,使更多在場者捲入惡火當中,當時火災現場猶如人間煉獄,傷患者有誰會想到自己會在水上樂園燒傷?
隨著疫情的解封,許多樂園也陸續開放,但我們是否有從八仙樂園事件中學到些什麼?如果當時我們也在現場,身上著火是否也是本能的跑離著火區? 如果身旁的親朋好友身上著火,是否也是用水潑對方或是用毛巾或外套蓋住他身上的火?但從八仙樂園火災事件中,這些行為卻讓火災情況越來越嚴重。
可見人們對火災有太多的迷思及誤解,今天的主講人就是要讓大家重新認識火災,當火災發生時,才能有效逃生。不懂火,就不該「滅火」。
當人們使用毛巾為滅八仙遊客身上因粉塵所產生的火,卻沒想到也將對方的皮膚撕扯下來;改用水滅火,卻因水量太少瞬間冷卻,因高熱產生水蒸氣,水蒸氣往上蒸發反而造成臉部及呼吸道灼傷;若在地上打滾滅火,由於地上佈滿粉塵,反而沾𣑱更多的粉塵,造成更多面積的燒傷。
火災現場造成人們死亡的原因是被濃煙嗆昏後死亡。經統計,台灣每年平均每4個小時發生一次嚴重的火災,150個因火災家庭破碎,有95%罹難者死於5層樓以下的建築。
真實的火場是黑色的,火災雖是火引起,但火在火場中並不是最致命的,當火慢慢變大產生白煙,產生的水蒸氣是沒有毒性,但隨著火勢變大,開始往牆壁、天花板持續燃燒時,產生深黑色的濃煙,濃煙一旦產生之後,整個空間就會產生毒素,現場一片漆黑。在火場中如果還看得到火,代表溫度及毒性還沒有很強,還有逃生的機會。因為真正致命的是濃煙,濃煙的高溫劇毒,一瞬間是會讓人們致命。
所以我們在火場所有的思考及應變,都需要從 “避開濃煙”開始。火災的特性在於「未知數」,我們無從得知一個小火苗,可以造成的火場有多大? 造成人員傷亡的人數有多少?
火場逃生的三個迷思:1.遇到火災會到浴室避難;2.遇到火災不能往下跑的時候,會改往上跑;3.遇到濃煙用濕毛巾摀口鼻逃生。以上這些都是致命的錯誤!火場應變的正確觀念應是「見火就逃、濃煙關門、等待救援」。當我們打開門發現外面充滿濃煙跟高溫時,請不要逃生!先關門阻隔火煙à開窗呼吸à爭取時間等待消防隊的救援。
主講人以災害情境的模擬方式,加上視覺動態的簡報技巧,用深入淺出破解大家多年的防災迷思。最後呼諭大家「做好萬全準備 別只祈求保祐!」。
![]() |
Account社長致贈紀念品感謝蔡股長精闢演說 |
![]() |
社友Spark上台領頌扶輪四大考驗 |